稻花香 >地图 >综合分类 >

泥土的中班教案

泥土的中班教案(必备5篇)

时间:2025-03-13 作者:稻花香

相关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泥土的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没有干净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时堆出一个个小山,有时表现为毫无目的。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并挖掘了这一教材的潜在价值:"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研究,以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干泥和湿泥,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他们的不同特性。

2、增强幼儿玩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玩过挖土: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

2、玩土区;塑料小铲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动背景:轻音乐。

4、手机电话一部,老师佩带的小型麦克风一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任务,引出活动。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后,带入场地--玩土区。

1、引入活动:通过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交待今天的任务:找泥土的秘密。

2、讨论:"我们在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交待规则: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听到电话铃响后,快点回来告诉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评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由找秘密引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活动一开始我以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内容,为幼儿布置任务,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处于无休止的状态,所以我通过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收放各环节的衔接。)

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带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

(1)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来的小熊一碰就没有了呢?

(2)两处的(翻过的泥土和没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软、硬)

(3)泥块为什么用手拿就没有了?(易碎、松)(评价: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细心地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及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对泥土的"硬、软、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亲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

2、幼儿讲述。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引导幼儿集中。)我发现干的'泥土很松。

我发现泥土很软。

我发现那边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铲子轻轻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湿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往干的泥土里加一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问: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粘在手上?你继续加水,再试试看,泥土又是怎样呢?(迷你句子网 WwW.jz139.COM)

(评价:本环节主要引导感知湿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湿泥的变化,诱发幼儿去探索。在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儿的紧张和顾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寻找秘密,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同时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2、幼儿讲述。

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导幼儿集中。)泥土会吸水。

泥土中加水后会变的软软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来,螃蟹还是好好的,泥土没有松。

加水后,泥土会变形,想做成什么形状的都可以。

四、了解泥土的作用。

1、讨论: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泥土有什么用吗?

2、请幼儿讲述。

可以泥土种植花、草。

可以用泥土种树。

泥土可以种庄稼。

泥土可以可烧成砖瓦盖房子。

泥土可以捏成泥人,还可以做玩具,我们家有的。

泥土还是小虫子的家。

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清洗玩土时用的工具。

活动反思:

本活动在选材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往玩土时缺乏目的性的状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空间大量的留给幼儿,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们在相互交流、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构建积累经验,完成了活动目标。

泥土的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没有干净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时堆出一个个小山,有时表现为毫无目的。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并挖掘了这一教材的潜在价值:"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研究,以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干泥和湿泥,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他们的不同特性。

2、增强幼儿玩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玩过挖土: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

2、玩土区;塑料小铲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动背景:轻音乐。

4、手机电话一部,老师佩带的小型麦克风一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任务,引出活动。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后,带入场地--玩土区。

1、引入活动:通过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交待今天的任务:找泥土的秘密。

2、讨论:"我们在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交待规则: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听到电话铃响后,快点回来告诉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评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由找秘密引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活动一开始我以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内容,为幼儿布置任务,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处于无休止的状态,所以我通过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收放各环节的衔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带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1)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来的小熊一碰就没有了呢?(2)两处的(翻过的泥土和没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软、硬)(3)泥块为什么用手拿就没有了?(易碎、松)(评价: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细心地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及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对泥土的"硬、软、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亲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儿讲述。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引导幼儿集中。)我发现干的泥土很松。

我发现泥土很软。

我发现那边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铲子轻轻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湿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往干的泥土里加一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问: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粘在手上?你继续加水,再试试看,泥土又是怎样呢?

(评价:本环节主要引导感知湿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湿泥的变化,诱发幼儿去探索。在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儿的紧张和顾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寻找秘密,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同时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2、幼儿讲述。

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导幼儿集中。)泥土会吸水。

泥土中加水后会变的软软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来,螃蟹还是好好的`,泥土没有松。

加水后,泥土会变形,想做成什么形状的都可以。

四、了解泥土的作用。

1、讨论: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泥土有什么用吗?

2、请幼儿讲述。

可以泥土种植花、草。

可以用泥土种树。

泥土可以种庄稼。

泥土可以可烧成砖瓦盖房子。

泥土可以捏成泥人,还可以做玩具,我们家有的。

泥土还是小虫子的家。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清洗玩土时用的工具。

活动总评:

本活动在选材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往玩土时缺乏目的性的状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空间大量的留给幼儿,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们在相互交流、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构建积累经验,完成了活动目标。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泥土的中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2、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

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

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与土有没有区别?(土较硬,泥较软。)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

型的泥?(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 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泥土的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

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

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泥土的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的晨间活动一直在幼儿园大门口的小树林里面玩游戏,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玩地上的泥土,有的小朋友把泥土挖在小碗里面,把它当作“饭”、“菜”;有的小朋友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的小朋友堆出一个个“小山”……孩子们手上、身上玩得灰蒙蒙的,不亦乐乎!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而本次活动的探索对象:泥土,对孩子们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在他们眼里,随处可见的泥土是那么的神奇又是那么地有吸引力。于是特生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索和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干、湿泥土的各种特征,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知道泥土很宝贵,与人、动物、植物关系密切,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带幼儿挖过泥,寻找过泥土里面有些什么。

2.物质准备:小水桶5个装些水、雨鞋幼儿自己准备10双、一次性手套10副、各种塑料小铲子、模具等若干、放大镜6个、音响和轻音乐;事先寻找一块较为干净的泥地;植物、小动物家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玩泥土的工具,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1)师:前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这个小树林里面玩泥土,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在玩泥土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2)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工具,我们再来玩一玩泥土,看看你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播放轻音乐,幼儿自选工具进行第一次探索)

(3)互相交流:你是怎么玩泥的,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摸、搓、捏、戳等方式来感知干泥的松、硬、粗糙、易碎等特性。)

2.投放水,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

(1)师:往干的`泥土里面加点水,你又会发现什么呢?(幼儿自由探索)

(2)互相交流:水到哪里去了,这说明泥土是怎么样的?(泥土会吸水)你还发现了什么?少放一些水,泥土变成什么样子了?多放一些水泥土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朋友再来玩玩看。

(3)师小结:泥土中加了水以后会变得软软的、有黏性,会变形,有韧性。水少放一点就变成了烂泥、多放了就变成了泥水。

3.出示PPT,感知泥土的作用。

(1)师:刚才我们发现关于泥土的好多秘密,那你知道泥土有什么作用吗?

(2)播放PPT,幼儿欣赏。

(3)小结:泥土可以种花、种草、种庄稼,是小虫子的家。泥土很宝贵,没有它,植物就不能生长,人和动物就没有食物吃,有的动物也会没有家。我们要珍惜土壤、保护土壤。

精选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51dhx.com/5/11906.html

  • w
    最新中班《饮水》教案(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5-03-03

    中班《饮水》教案 篇1活动目标: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5、培养幼儿有礼貌...

  • w
    水果中班科学教案(合集二篇)

    发布时间:2025-02-28

    水果中班科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识别常见的水果与干果种类。2.掌握水果与干果的基本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食物多样性的兴趣与好奇心。教学材料:多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和干果(如葡...

  • w
    中班夏天来了教案(锦集15篇)

    发布时间:2025-03-04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天来了》中班教案(精选15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夏天来了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夏天的特征,了解夏天的基本特点。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

  • w
    小手变变变的教案(精华5篇)

    发布时间:2025-02-17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小手变变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手变变变的教案 篇1一、活动名称:语言领域二、活动内容:《小手变变变》...

  • w
    端午节教案中班(实用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5-01-08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4篇),欢迎大家分享。端午节教案中班 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

  • w
    雨巷教案(汇编5篇)

    发布时间:2025-02-07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必修一语文《雨巷》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雨巷教案 篇1教学设想: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

  • w
    投掷与游戏教案(集锦5篇)

    发布时间:2025-02-26

    投掷与游戏教案 篇1设计思路:投掷是一个基本动作。在活动中,如何克服单纯的动作技能练习、克服上肢运动中,运动量,运动密度得不到保证的缺陷,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把单一的动作练习变得有趣味。为了让活动变成幼儿喜欢的形式,我设计了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两个角色,让幼儿扮喜羊羊打灰太狼,在设计第一次玩...

  • w
    最新中班《爱护眼睛》教案(系列十篇)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爱护眼睛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爱护眼睛》教案 篇1活动目标1、让宝宝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爱护眼睛的好习惯。2、知道玩完了东西要洗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