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假节,中秋佳节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祝愿。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作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1
说起中秋节,你肯定把农历八月十五那天联系起来,但要是在我的家乡宁波,还是把这天当做是中秋佳节的话,那么你就OUT了!
“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独宁波在十六”,宁波人在十六那天过中秋是有传统的。传说南宋宰相史弥远每年八月十五总要从京城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家乡人民同乐。但有一年因为他处理紧急公务,任务完成后赶回宁波已经八月十六了。亲人和当地百姓因为等他错过了在十五那天庆祝节日,等史弥远到了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宁波的百姓就把农历八月十六当成“真正”的中秋了,这风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一提中秋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月饼了。家乡的宁式月饼松酥喷香,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宁式月饼口味众多:“五仁月饼”用料顶级、新鲜饱满,“海鲜月饼”原汁原味、鲜咸合一,“火腿月饼”清香不腻、风味独特。可我最喜欢的就是“苔条月饼”了,它用最优质的冬季苔菜作为馅料,苔菜细嫩色绿,皮馅各半,里面再夹杂一些芝麻、花生、瓜仁、桃仁等。这样的月饼吃起来甜中带咸,咸里透着鲜香,舌尖味蕾顷刻间就能被这绝顶美味征服。
中秋节那天晚上,无论多忙,爸爸妈妈必定会赶回爷爷家里吃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放满了爷爷特意准备的美味佳肴,很多是额外的“加菜”,其中一碗“鸭子炖芋艿”特别好吃。圆圆的芋艿和新鲜美味的老鸭顿成汤,汤色乳白如奶,味道鲜美绝伦。爷爷喝着纯手工酿制的挂花酒,爸爸妈妈一旁忙着边吃边给爷爷斟满酒杯。要是天气晴好,月悬当空,爷爷总是会指着月亮和我讲说嫦娥和后裔的.故事,其实我打小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他说的还是津津有味、活色生香,我则在一旁不动声色、“有所保留”地享受美食,一吃完饭就迫不及待抓起一只“苔条月饼”吃起来......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圆”,我们宁波的中秋节特别有意思吧!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2
中秋节到了,我也放假了,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回家匆匆的收拾完行礼,就同爸爸妈妈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到家后,奶奶高兴的迎接了我们!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到田地里收割花生,刚开始我还干了一些活,收拾地里的花生,可干了不长的时间就不想干了,抬头看到了爸爸妈妈奶奶都在忙碌着,心里不由的敬佩他们的艰辛。原来中秋节对农民来说就是收获的节日啊!可是城里人的中秋节就是游玩的日子。又干了一会活后就跑到一边与弟弟玩去了。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上午爸爸妈妈准备了丰富的饭菜,有鸡、有鱼、有虾、有菜,还有圆圆的月饼。中午吃的很饱很开心!下午看到奶奶,又开始收拾花生了,奶奶的脸晒的很黑,手也磨得很粗糙,原来农活是这么的辛苦,这两天爸爸妈妈奶奶也没有要求我干活,心里很感激他们,我以后更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父母奶奶的养育之恩!这个中秋,使我收获了很多,心里有许多的感慨,即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和家人团圆相聚,难过的是奶奶一个人在家辛苦的干活,累的又瘦又黑又驼背,我心里很难过!
教师评语:
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中秋节,你没有像别人那样只是惬意的欣赏月景、享受美食,你更多的注意到了奶奶、爸爸妈妈的辛苦,老师相信,你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灵,一定能给奶奶爸爸妈妈带来幸福!
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在平房上赏月,爸爸讲了中秋节的来历,这个中秋,忙着、累着、又快乐着,下次回老家,我一定替奶奶多做些家务!让奶奶减少一点辛苦!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3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天的一大早晨,我们一家人就兴高采烈地去姥姥家过中秋节。大街小巷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很快我们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月饼的花样繁多,而且各种口味的应有尽有。有黑芝麻馅的、五仁馅的、豆沙馅的、还有水果馅的……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草莓味的。
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远方的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供月。吃罢晚餐,姥姥在院子里放了一张桌子,摆上了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等着赏月,可是天公不作美,空中布满了乌云。哪里有月亮的影子啊!我有些不耐烦了,就对妈妈说:“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呀?”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点耐性来,知道吗?你那急躁的脾气真的该改一改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有些不高兴了。这时,姥姥为了缓解气氛,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我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天空出现了一亮光。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小半脸。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顶上,又好像一盏电灯。接着,月亮的肩上,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来。最后,它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跳出高山厚厚的云层。刹那间,,大地仿佛批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而此时的夜空变得一片浅蓝。啊!此刻,真觉得这个世界好恬静,好柔美!突然,爸爸喊道:“儿子,吃月饼了。”我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地咬了一口,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吃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的月亮,我忽然想起远在北京的小姑。从小到大小姑一直都很疼爱我,护着我,真的很想念她。也不知道小姑是怎么过得中秋节?远方的她也会想我吗?真希望小姑和我们过得一样好!自从小姑春节走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原本小姑打算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的,可是因为有事耽搁了,所以只能等来年了。我期盼着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但愿在那一天,小姑能和我们一起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4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
我很喜欢中秋节。每当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和看《中秋晚会》。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大家说说笑笑,可开心了。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微风习习,秋意凉人。空气中散发出的寒意使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我们家里却是热浪漫天。
大人们围在一起聊着身边的趣事,而孩子们则打打闹闹,唱说着彼此的快乐。这时妈妈和奶奶”闪亮登场”,拿着手里的工具开始做月饼。边做边操心着家里的孩子。而我们则不管,看到做好了的月饼,偷偷拿出去与小伙伴分享。而妈妈还在郁闷:”哎!我刚做好的月饼怎么少了一个呢?”我们看到了便在屋里偷笑。
晚饭开始了,晚饭虽然没有过年时那么丰盛,却胜在有热闹的氛围。在饭桌上,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互相谦让。”给你,多吃点才能长身体。”谢谢了,您也多吃点,忙了一天了。””多吃点,这个菜好吃。”谢谢,谢谢!”。这样的氛围,这样的问候,使我沉浸在幸福之中,让我倍加珍惜这团聚时刻。
晚饭过后大家移到窗边赏月。此时圆圆的明月夹在耀眼的星星之中,镶嵌在黑蓝的夜幕上。这一场景竟显得极其和谐,颇有几分水墨画的韵味,姿色动人。
一天中最美好的夜晚即将过去,而中秋节也将随之而去。不过家人团圆的幸福,却是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了。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6
中秋节到了,又可以吃月饼,放烟花咯!
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购买了火车票,准备乘坐火车回老家。我最期待的就是回去放烟花了。
周六18:30,我们坐上了火车,由于我们坐的是一等座,所以人不是很多。我在火车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开始了折腾。玩牌呀,攀爬椅子呀,玩得不亦乐乎。妈妈说,我好像已经违反了火车上的规则,再瞎折腾就会有乘警来抓我了,我才老实下来,开始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盘算着回到家之后应该玩什么。
21:20,我回到了老家,见到了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堂哥。爷爷奶奶看到我回来笑得合不拢嘴。我告诉他们,我专门给他们带了自己做的冰皮月饼,馅料是特制的,不太甜。因为我知道,奶奶不吃外面买的月饼,说太甜。看见我这么贴心,奶奶乐开了花,她对我说:“松松,如果你没带月饼回来,我就没月饼吃了。”
把月饼交给奶奶后,我风一样地爬到了六楼。哇!竟然有这么多烟花,一、二、三、四……我数了数,有二十四桶,今晚可以让我放个够啦。开始放烟花了,拿着点着的香烟,看着短短的引子,我一开始有点害怕,不敢点。但放到第三桶烟花时,我的胆子大了起来。我站在烟花面前,半蹲着身子,盯着烟花的引子,很镇静地伸手让香烟的火焰接触到引子,看到引子开始闪火花了,我就立刻把手收回来,掉头快步离开。过了2、3秒钟,五彩缤纷的烟花像喷泉一样喷洒出来,在头顶绽放,照亮了夜空,看得我心花怒放。
快到22点的'时候,姑姑一家也过来了,还带来了手工榴莲蛋糕。我一边放烟花,一边吃着冰皮月饼和榴莲蛋糕,别提多开心了。烟花放完后,我们一家人一起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听着柔和的音乐,玩着玩着,就到了深夜。
这是我度过的第十个中秋节,也是玩得最过瘾的一个中秋节。我感受到了家人对我的爱,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7
中秋节晚上,泉州少林寺举行“中秋佳节祈福平安欢喜传灯法会”的活动。我高兴地想:中秋节就在少林寺笑傲江湖。
“天涯共此时”的时刻到来,只见大雄宝殿前的石埕上,百盏蜡烛被摆成“中国梦”字样,烛光在夜色里摇曳,引得市民争相拍照。
妈妈来到香案前,供上柚子、龙眼、月饼,我连忙取来三枝清香,虔诚地焚香祈祝。妈妈笑着说:“龙眼通称‘桂圆’,因此也寓意着‘蟾宫折桂’,而柚子还要在柚皮上画鬼脸,祭月后剥皮食柚肉,有祛除邪恶的意思。”
参加传灯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共同期望美好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多么难忘的中秋传灯祈福活动,我想:美妙的'佳节真可以用花好月圆来形容。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8
今晚是中秋节,奶奶买了月饼,有五仁儿的,黑芝麻的,还有哈密瓜的,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透明的塑料盒子里。
五仁月饼是我的最爱。金黄的外皮上印着各式的花样儿,最中间用隶书写着“五仁”二字。一口咬下去,是甜腻的味道和花生的脆香,嚼起来“嘎吱嘎吱”的,吃完后一擦嘴,才会发现嘴边都是月饼皮儿的残渣。听奶奶说,月饼不能分成几份吃,因为月饼代表团圆,如果分开了,就不团圆了。
奶奶还讲了嫦娥的故事:射日的后羿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有一日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了一枚能让人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仙丹,但这事儿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了,这逢蒙奸诈贪婪,听说这事儿后,趁后羿不在家,手提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心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嫦娥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丹,便翻箱倒柜地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装着仙丹的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丹,忽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飞到了月亮上。那后羿外出回来,不见妻子嫦娥。她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月上玉兔跳来跳去,嫦娥正在一颗桂树旁深情地望着自己。后羿想追嫦娥,可是怎么也追不上。乡亲们很想念善良的嫦娥,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时爱吃的月饼,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其实嫦娥的传说还有很多。有抛夫独吞版、后羿赠药版、拯救黎民版、后羿不忠版等等。
大家吃完饭,听完奶奶每年都要讲一遍的嫦娥的传说后,就到院子里赏月了。漆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玉盘般的圆月,皎洁的月光撒下大地,都不需要灯光,仅这月光足以。月亮周围浮着深蓝色的云彩,调皮的星星眨着眼,四周飘来桂花的香气。吃着月饼,与家人赏着圆月,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9
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这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想到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的景象,那甭提有多好了!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来了,为此我兴奋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晚上。我们一家手牵着手,向小区对面的花园走去。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个玉盘一样挂在夜空中,整个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线笼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我们在花园里找了一条长椅坐下,抬头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进了云层里,只剩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岗”,星星大概也去庆祝中秋节了吧!这月亮也真是孤独啊!它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他们在这一天里,是否在思念自己的亲人?那就多抽点时间与亲人聚一聚吧!
闻着淡淡的桂花香,吃着月饼,看着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欣赏着美景,四周静悄悄的。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我被吓了一大跳,最后才缓过神来,原来是世纪公园的烟花晚会呀!有一个烟花像流星雨一样划过天空,“多美啊!”我们不禁赞叹道。“你们快看!又有一颗‘流星’来了!我们每人许一个心愿吧!”我对爸爸妈妈叫了起来。我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啪--—”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烟花可谓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像菊花迎着秋风开放,有的像一张灿烂的笑脸对着我们微笑,还有的像一面红旗迎风招展……等到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但是这一晚的每一个瞬间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每一年的中秋节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那该多好哇!
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快乐的源泉;中秋节啊!你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10
已经是八月十五,空气中却没有一点入秋的意思,满是闷热。刺眼的阳光打在车窗外,照见了沿途的各色花草和树木。
对于我来说,提起中秋,首先想到便的是桌子上摆着的那盒月饼。月饼和粽子是有些不同的。粽子蒸熟后端出锅来时总冒着股热气,空气中尽散着糯米的甜腻。而月饼则摆在精致的包装盒里,上面还刻印着类似于花好月圆的各样祝福语,没什么特别浓郁的香气,但凑近了闻却能闻到一阵清香,格外香甜可口。
虽说月饼没有那般的热气腾腾,但我却很爱吃,尤其钟爱于莲蓉蛋黄馅的,一小口下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像别的食物有过多的杂质混杂在里面,只有莲蓉散发的丝丝甜意沁入舌尖的味蕾,任意的弥漫在口中。
再有的话就是中秋晚上的月亮。到了天色浅浅沉下去的时候,天空薄暮轻垂,柔和似絮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皎洁而又明亮,它仿佛顺带浸染了周边暗黑的云层,附近都是皎白的一片环绕着,神秘,温馨,含情,似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着明月。
月亮看上去比往常更加的圆,仔细看,那月亮并不是只有那点单调的白,而是有些淡紫和浅蓝混杂着,更增添了几份诗意与朦胧美在其中,淡黄柔和的光辉散在地面上让人心旷神怡,不由得产生了遐想。
自古来每逢中秋时节,总有远在他乡而有多愁善感的诗人抬头望月吟诗,抚着伤感哀愁的万千思绪,把月亮作为他们的吟诵对象。苏轼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甫曰:“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有多少人曾因看着天空中这轮明月而独自伤怀感慨,愁绪百结也无可奈何。
但现在,我和家人都坐在客厅里,享受着过节的喜悦,只感受到了月亮的温暖和皎洁,全无一分凄凉和愁绪。
中秋的夜晚里,晚风忽然捎来一丝清凉,吹动着树上有些泛黄了的叶片,我在家里,尽情的感受着和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满足。砍高粱、掐谷子、掰玉米、刨芋头、割豆子、下苹果、晒柿子、揪石榴、摘花生、耩麦子,一个个音符,无不让秋风演奏得动听、感人。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11
说起今年的中秋节,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既没有与爸爸去饭店与亲戚吃饭,也没有和妈妈一起去外公外婆家看月亮,只有爸爸一个人去吃饭,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里,也就晚饭吃了一顿饺子,仅此而已。
晚上六点二十,我下楼和我的伙伴没一起玩耍时,抬头仰望夜空,我看到的除了黑压压的云朵,还是黑压压的云朵,一点都没有看见那个美丽的身影——我爱的月亮。心里空落落的,漫不经心的回家了……
夜,渐渐凉了,在平时外面人也少了,而今天却不同,外面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大多数都是来赏月的。
晚上八点左右,我来到家中的阳台前,看见了那个美丽的身影——月亮。现在,总不只是黑压压的云朵了,还多了一个月亮悄悄地爬上了云梢,而且显得格外刺眼。看着格外刺眼的月亮,我不经想起了两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着看着,我的心情舒畅了,我为了记住今年的月亮,还特地用手机把今年的月亮拍了下来,留作纪念。我看得入了神,突然,有一阵格外刺耳的话语传来“今年的月亮真美啊!”“今年我家总算团圆喽!”原来是在楼下讨论中秋节的爷爷奶奶们,一提到这些,那些爷爷奶奶们就特别高兴。听到这些,我的心里被微微牵动了一下:原本实在外公外婆赏月的事情,想去来就鼻子酸……
想起以前,不管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公外婆家过节,每天在一起谈家常,在那个时候总是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每次回家时,总是不舍得走。而现在,我想去,可是妈妈总是不带我去,渐渐的,时间一长,妈妈带我去,我也感到了陌生,总是不想去,一去就想哭……
过了这次的中秋节,我的感想是:人生在世,离离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们对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当空,夜如白昼,总有丝丝的牵挂和祝福,潺潺的流进心田。中秋节是我们合家欢乐的日子,中秋节是我们思念亲人的日子,中秋节更是我们不可磨灭的日子!在这儿,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12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
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又圆又亮的明月。啊!今晚的月饼好丰盛啊:有哈密瓜的有菠萝的有五仁的还有豆沙的,有甜的有咸的还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月饼谗的我直流口水。我选了一块豆沙的吃了起来,爷爷问我:“好吃吗?”我说:“太好吃了!”爷爷说:“你只知道好吃,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我奇怪的摇摇头“那好,我就给你讲讲吧”爷爷说:“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节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它代表着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饼也成了节日的礼品了。”爷爷接着问:“你知道月饼名字的来历吗?”我又摇摇头,着急的催爷爷快讲,爷爷说:在很久以前,“月饼”也叫“胡饼,”据说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唐太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随口说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字便在民间渐渐传开。听到这里,我对爷爷说:“月饼,不但好吃,原来还有这么啊!”
整个晚上,我都在津津有味的听爷爷讲有关月饼的各种,我都听的入了神。半夜里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五十六个民族的小朋友都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块香喷喷的月饼,大家有说有笑在一起欢度中秋佳节呢!
中秋节的传统的作文 篇13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共享月饼,赏月谈笑,这就是中秋佳节的主要习俗。
首先,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月饼圆如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寓意家人团聚,生活甜蜜。月饼馅料丰富多样,有豆沙、五仁、蛋黄、莲蓉等,每一种口味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其次,赏月也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古人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都会抬头仰望那轮皎洁明亮的中秋之月,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祈愿家庭和睦,国家安宁。
再者,提灯笼、猜灯谜等活动也在中秋节期间盛行。孩子们手提各式各样的彩灯,在月光下嬉戏玩耍,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而猜灯谜则寓教于乐,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中秋节还有祭拜月神、舞火龙、饮桂花酒等多种地方特色习俗,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中秋文化画卷。
总的来说,中秋节的习俗饱含了人们对和谐家庭、美好生活以及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与追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